《微机原理与应用A》教学大纲
(课程编号180001 学分-学时-实验:4.5-72-16)
一、课程的性质与目的
本课程是工科电子、通信、自动化和机电控制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。本课程面向工程技术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,使本专业学生在信息基础、计算机硬件、软件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,获得较强的动手应用的能力。
二、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
1、基本概念
教材第0-3章,理解计算机中的数及其转换,了解计算机硬件中常用的数字电路;了解CPU,ROM,RAM及I/O的结构与微机运行原理;理解堆栈的操作;理解中断方式传送数据。
2、MCS—51微控制器的硬件结构
教材第6章,了解该系列芯片的主要功能,内部结构,外部引脚的作用;理解芯片的工作原理,了解时序的概念;掌握该系列微控制器RAM、ROM的分布及组成;理解其4个并行I/0口结构及功能。
3、MCS-51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
教材第7-8章,理解MCS-51系列微控制器寻址方式;熟练掌握该系列单片机五大类指令中的典型指令,并能运用其编程;了解汇编语言程序格式和伪指令;借助所举程序示例的注释读懂各段程序,逐步掌握编程方法,由浅入深,由简到繁逐步做到自己独立,编出可运行的实验程序。
4、MCS-51片内功能部件的应用
教材第9-11章,理解MCS-51系列定时/计数器、串行口的结构,及其各种工作方式;理解异步通信和波特率的概念;掌握相关的编程及应用。掌握MCS-51的中断源、中断控制逻辑,中断响应等概念并能在编程时应用。
5、MCS51微控制器的总线扩展方式
教材第2、3、12-14章,理解单片机的扩展工作方式;在单片方式下,掌握MCS-51自带端口简单的输入输出、串行口、定时和中断编程。在扩展方式下,了解芯片8255,8253,16C2552等扩展I/O口及其它功能的方法;掌握利用TTL芯片扩展I/O口的方法;掌握单片机常用数码管显示技术、键盘接口等方面的知识;掌握简单模/数和数/模转换接口的简单应用。
三、上机实验要求
1、掌握 Keil51环境下工程文件、源程序的建立、汇编连接和调试;
2、通过实际编程,掌握MCS-51片内功能、资源的应用;
3、掌握动态显示与键盘扫描程序的原理,能读懂示例程序,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程序中;
4、简单的D/A、A/D功能的实现。
四、能力培养的要求
微机原理与应用是一个实践性、应用性很强的课程,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注重工程技术领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,通过该课程的实验教学,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。
五、建议学时分配
课程内容 |
讲课 |
上机 |
绪论,微机基础 |
4 |
|
MCS-51结构 |
4 |
|
指令系统及编程 |
16 |
4 |
MCS-51的定时,串行通信及中断 |
8 |
6 |
总线及接口技术 |
20 |
6 |
复习 |
4 |
|
合计 |
56 |
16 |
六、考核方式
总评成绩=平时成绩+期中考试成绩+ … 期末考试成绩
平时成绩占30%,期中考试成绩占0%,期末考试成绩占70%
七、教材及参考书
1、 教材:毛玉良主编,微机系统原理及应用,南京:东南大学出版社,2006.8第1版
2、 参考书:
孙育才编,MCS-51系列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,南京:东南大学出本社,2004.10
万福召等编,单片微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,合肥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,2001.8
徐安,李玲玲等编,单片机原理与应用,北京: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,2003.2